谈起新年,大多是时光包裹的温情惦念,是穿山越海的期盼团圆。而我身处春节的气氛中,不禁回忆过往。
小时候,爸爸对我要求十分严格,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那几句,“放了学要先回家,说清楚去哪儿,几点回来啊?”那时的家是严格、是关心,对我而言是约束。那时的梦想就是远离它。后来发现,所谓的远离,开始时却不尽如人意。
“叮铃铃……”5:50,闹钟一如既往地响起,新的一天开始,直至深夜,周而复始。我每天码字,只感觉文字生硬冰冷。一摞文稿拍在我桌上,我下意识地抬起头。“今天这个稿不行” “这么低级的错误”,我微微咬着嘴唇,用余光看了看周围的同事,强烈的自尊心让周围的空气凝固。我坐在办公桌前,紧握着稿件,不知道这是第几次想要离开。此刻,手机铃声响起,爸爸发来短信,仅有两字,“加油”!那一刻,我决定不放弃。
“生命就像海面上的浮木,我们卑微到起伏却不能控制,追求的自由与梦想,却因自己的稚嫩而变得可笑。自己就像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委屈、迷茫、倔强顿时都可能喷涌而出。”——2018年8月1日
“你需要用心完成每一篇稿件,永远不要把自己当一个旁观者!”激励也好,严苛也罢。这样的话我听了很多,更加努力奔跑在每个活动现场,为写好每一篇稿件做足准备。每场会议,我都如流程般地打开录音笔,在笔记本上记着会议要点,竭尽全力听懂会议内容,生怕有任何一点疏漏。
“‘席慕蓉说: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样一个开始。’还记得当初的你为什么来这个城市吗?余生很长,莫要慌张。” ——2018年9月3日
日记本继续向后翻,语句更加简洁,思路日渐清晰。“2019年工作部署会议的录音我已整理出了文稿” “宣传策划方案已修改完毕,后面我附了心得与建议” “明天一线员工的采访,我拟了一个详细的计划”……
现在的家是情怀,对我而言是责任,是成长。
“希望你看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漫溢出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想到这句话的一瞬间,我像孩子般突然顿悟,试图在我的笔记本上搜寻什么……结果是第42页。
“韬盛和夫在他的著作《活法》中说到,人哪里需要远离凡尘?工作场所就是修炼精神的最佳场所,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修行。身边人的言传身教告诉我,就是尊重你手中的工作,并把它做到极致。后来我终于想通:这就是态度,半点投机取巧也没有。”——2018年10月2日
抬头,一排排鲜艳的门笺、窗花,将周围点缀得焕然一新,也将节日气氛渲染得更浓。我伸手轻轻略过,就像走过6个多月的时光,欢喜、收获、感动夹杂着新春的喜悦扑面而来。
“吃饺子喽”!思绪被打断,同事们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饺子。我挤在大家身边,你一言我一语,聚成欢笑,家就这样亲切起来。“拍一张全家福刷爆朋友圈”“为了理想而努力”这些话温暖着大家。
爸爸打来电话,不等他先问,我的话就脱口而出,“在和同事们一起守岁跨年”。窗外的风景、身旁的欢笑,让我忘记在他乡。我忍不住拿出手机,定格了这个画面。万家灯火团圆之夜,弥漫着浓郁的年味,透出温暖的气息!
“新年到,倒数声声天地响,星光点点世人欢,守夜不思眠。”我坐到办公桌前,压抑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在笔记本的最后一页,拿起笔继续写下:“祝福家人们新春快乐,荣耀征程共前行”。这个春节,在新家过年!——2019年2月5日
文章发表于《天津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