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
|
русский
首页
新闻中心
荣程要闻
党群动态
媒体关注
行业资讯
荣程文化
文化理念
品牌文化
文化动态
企业宣传片
员工风采
员工原创
荣程精神
荣程之歌
关于荣程
领导简介
集团简介
组织架构
领导关怀
荣程版图
大事记
联系我们
荣程环保
产业布局
荣程钢铁集团
科技金融集团
文化健康集团
人才招聘
人才理念
社会招聘
校园招聘
社会责任
荣程公益
热心捐赠
热心助学
荣程文化
»
员工风采
曹贵民讲述老电影藏品背后的故事文字整理稿之《武训传》
在中国,表现教育题材的影片拍了不少。但是最轰动,流传也最广的,只有《武训传》。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馆藏的《武训传》这部影片,是35毫米上下集。它的珍贵之处,在于引发了一场文化大革命。因此,在当年,这部影片作为大毒草,被系数销毁。只遗留了极少一部分,作为批判用的反面教材保存了下来。
那么,《武训传》这部影片是怎么诞生的呢?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个著名的电影工作者,他就是民国时期的电影文学工作者孙瑜。1944年,孙瑜做为一部电影的监制,在重庆温泉区进行电影的拍摄工作,当时的民国教育电影制片厂,正好坐落在电影片场附近,而孙瑜有幸认识了当时的教育电影制片厂负责人,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陶行知临行时,送给了孙瑜一部《武训画传》,陶行知同时对摄制组说,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向武训先生学习,学习他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学习他的为了教育不惜生命的情怀。孙瑜连夜挑灯阅读,越看越入迷,居然通宵达旦地连夜看完了这部《武训画传》,第二天,他满脑子都是武训兴学的义举,还有武训为了学校所遭受的苦难经历。于是,他便萌发了拍摄一部武训画传影片的念头。他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始撰写《武训画传》电影剧本。即便是他在这期间应邀到美国去访问,也没有耽误剧本的写作和修改。从美国返回国内的时候,他的剧本已经基本成型,脱稿了。于是,他到了上海,找到了当时在上海电影界最好的电影制作单位-昆仑影业,当时上海滩颇有名望的一些文化名人,如夏衍,沈雁冰等人都在昆仑影业任职,孙瑜与他们共同探讨这部影片的剧本和拍摄成电影的可能性。当时的演员赵丹,也是昆仑的台柱子,同时和孙瑜还是山东诸城的老乡,他在住院期间,孙瑜去探望他,说起了来上海是为了这部电影的前期准备工作。赵丹躺在病床上,开始阅读孙瑜带来的剧本,刚看了几页,赵丹就掩面而泣,继而抱头痛哭。原来,赵丹的儿时经历,恰恰是和剧中一些读不起书的苦难孩子的经历非常相似,触景生情,不免回忆起往事。巧合的是赵丹的家和武训的家都在山东诸城,相距不远。赵丹当即向孙瑜提出要参加影片的拍摄。孙瑜大喜过望,因为如果演技纯熟而且人气如日中天的赵丹如果能够加入,那么,在当时的情况下,等于影片成功的概率大大增强了。于是,孙瑜当即表态,邀请赵丹饰演剧中的男一号-武训。赵丹闻听此训,翻身下床,对孙瑜千恩万谢。电影的剧本通过了,主要演员也定板了。按理说,拍摄工作应该很容易就会开始了。然而,好事多磨。昆仑公司正在抓紧时间,集中全部力量,拍摄已经开机的几部大制作电影。那几部呢?一部是《三毛流浪记》,还有一部也是大制作的电影。两部电影几乎使用了昆仑公司所有的资源。因此,暂时没有精力去同时拍摄三部电影了。《武训传》的拍摄工作就被暂时搁置了起来。
这一搁置,转眼间,解放军就解放了全中国。物是人非,影片也就没有人提起了。直到有一次,周恩来总理邀请全中国的文化艺术界人士共同商讨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发展规划 。其中,自然也邀请了孙瑜。而孙瑜利用会议休息的短暂时间,挤到周总理身边,对总理说:总理,我写了一部电影名字叫武训画传,请问总理是否了解武训兴学的事情,如何评价武训这个人呢?总理沉吟了片刻答到,武训是旧社会里少有的民间教育推动者,但是,据我所知,他所创办的几所学校,最终都被地主给拿走了,成为了官僚买办的财产。总理这番话,点醒了孙瑜。原来他写的武训,是一个为了兴学,到处行侠仗义的伟大人物,但是听了周总理的话以后,他觉得,有必要把男主角改成在旧社会再努力也不会对教育有什么大作用的,只有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社会,才能真正使穷苦百姓翻身当家做主人。第三稿写出以后,广泛征求意见中,大家纷纷给予了好评。影片很快拍摄完成,上映后,果然收到欢迎。谁知,好景不常。1959年,一个重要报纸刊登了一篇批判《武训传》的文章由此,引发了一段文化艺术界的争论。进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又被冠以以电影向党猖狂进攻的头号<大毒草>之名。从此,《武训传》销声匿迹。而剧中的一些演职人员,包括赵丹等人在内,也都因为这部电影而命运多舛。一部电影,几度春秋。《武训传》跌宕起伏的命运,恰似我们国家的命运一样。在今天我们全民兴教的大氛围下,重新审视和探讨《武训传》的命运,应该还是有它积极作用的。
(根据曹贵民讲述电影藏品故事视频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