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机的发展历史跌宕起伏,命运多舛,从我们前面介绍的第一台黑色电影放映机开始,中国电影机生产厂开始如雨后春笋一样的建立起来,生产了各种各样不同规格不同型号的电影放映机,在荣程集团时代记忆影像馆收藏的一个蓝色的电影放映机是影院式放映座机集成式的产品——东风集成式放映机,东风35mm影院式放映座机是中国电影机最高制作水平的一体现,原来影院式放映机除了主机以外还有很多的配件,比如电源,扬声器,整流器等,从东风35式开始应用了大量的电子集成技术,把所有的机件全部装到了蓝色的内堂里面,成为了集成化的电影放映机,这是中国影院式放映座机的最高水准,但也是最后一代产品,因为我国的影院也在与时俱进全部开始使用数码电影产品,因此2009年天津电影机械厂生产的东风集成型电影放映机也是中国电影机的休止符,从这代开始中国不再生产机械式的影院式放映座机。
在109年前的二月,1908年2月11日 (农历正月初十),托马斯-爱迪生获得了发明电影放映机专利权。
爱迪生对电影的兴趣始于1888年,后来,在摄影先驱埃德沃德-迈布里奇于同年2月造访了他的实验室后,他才真正受到刺激,决心着手研究发明一台电影摄影机。当时迈布里奇提议与爱迪生合作,将其此前发明的“动物实验镜”与爱迪生的留声机结合起来。尽管提议非常诱人,但爱迪生还是决心不参与合伙,可能他已经意识到“动物实验镜”并非一个实用而有效的动作录制方法。为了保护自己未来的发明,1888年10月17日,爱迪生向美国专利局提出了一个申请,描述了自己的想法——要发明一个“跟耳朵听留声机差不多的用眼睛看的机器”,即录制并重放动作对象,他称其为“活动电影放映机”。
爱迪生的首个获得版权的电影录制了他的雇员佛瑞德-奥特假装打喷嚏的过程。然而,爱迪生碰到的一个问题是,无法取得电影所需的优质胶片。1893年,伊斯门-柯达开始提供电影胶片,这使得爱迪生得以加速新电影的生产。他在新泽西建立了一个电影生产工作室,工作室的屋顶是活动的,可以在白天打开让日光进入。事实上,整个工作室都采用了这种活动建筑,以便随时与日光射入的方向保持一致。
法朗西斯-简金斯和托马斯-阿玛特发明了电影放映机,这种机器被称之为“老式放映机”。他们要求爱迪生提供电影,然后以爱迪生的名字加工生产放映机。最后,爱迪生公司研制出了自己的放映机,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放映视镜”,之后“老式放映机”就下市了。1896年4月23日,第一部电影在美国纽约的电影院与观众们见面。
追寻时代记忆,传承时代精神,荣程集团影像馆欢迎您来与我们共同走进中国电影百年记忆系列故事。